跑圈有个真相,很多人不好意思说:
夏天不是你配速慢,是夏天太残酷。
38℃的地表温度,80%的湿度,热风像电吹风,汗像水帘洞一样哗啦啦地流,你却还在坚持奔跑。
有人这时候选择“划水保命”,有人却还能跑进5分配速——听着就很牛,对吧?
可5分配速,真有那么难吗?这个夏天还能跑到5分配速,到底意味着什么?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。
一、5分配速,到底什么水平?
很多跑者一听“5分配速”,下意识就说:哦,高手!
其实不算夸张——
5分配速=12km/h,相当于:
10公里跑完≈50分钟;
展开剩余82%半马成绩≈1小时45分;
全马完赛≈3小时30分。
根据悦跑圈的大数据,国内业余跑者平均配速是6:20~6:40/km;
能长期稳定在5分配速以下的人,只占整体跑者的15%以内。而且这只是全年平均。
如果是在夏天还能跑进5分配速,那就是从高手里杀出的狠人
二、为什么夏天的5分配速更难?
很多人低估了“气温”对配速的毁灭性打击。
气温每升高1℃,配速就可能慢3~5秒。
尤其是30℃以上的天气,高温+湿度双重夹击,身体很快就“超负荷”。
具体会发生什么?
心率飙升:同样配速下,心跳像坐电梯一样直冲180;
脱水更快:汗液带走的不止水,还有电解质,稍不注意就抽筋;
体感更重:身体为了散热,会强行限制输出,你觉得自己“怎么跑都跑不动”。
所以夏天跑步用一句话总结:
冬天能跑5分配速,说明你练得还不错;夏天还能跑5分配速,说明你练得非常稳、非常狠、非常自律。
三、能在夏天跑进5分配速的人,背后到底做对了什么?
他们从不是靠“硬扛”,而是科学跑、系统练。
① 有基础:心肺系统打得稳
这类跑者通常具备较高的最大摄氧量(VO₂ Max),平时坚持节奏跑和LSD打底,心率控制得住,节奏踩得稳。
夏天一来,他们可以适当降强度、控心率,但依然维持5分/km的“底线速度”。
② 有计划:训练结构不乱套
平时不靠“瞎跑”,而是结构化安排:
80%低强度跑(有氧LSD、恢复跑);
20%高强度跑(间歇、节奏跑、爬坡跑)。
懂得训练热适应:比如穿长袖跑短程,安排中午或下午高温短跑,提高散热效率。
③ 有手段:身体管理到位
跑前体重、跑后补液、电解质、盐丸,统统不落;
穿速干透气衣物,防晒帽+墨镜一个不缺;
每跑完一次,及时拉伸+滚泡沫轴+调整作息。
说到底,不是他们天生比你强,而是他们懂得:
夏天不是停下的理由,是提升的黄金期。
四、你距离“夏季5分配速”,还有多远?
也许你现在配速是6:30,也许你偶尔能跑进5:30——那都没关系。
配速的背后,是心态和系统。
你愿意稳定训练三个月,你能吃下LSD的苦,你愿意调整饮食、控制体重、学点训练理论——你就离5分/km不远了。
5分配速,不是“终点”,而是一个信号:
说明你,已经不再是那个“跑一下就喘”、“汗流满面就崩溃”的新手了。
而能在夏天做到这一点,说明你是跑圈里真正的狠角色。
跑者的感悟:
夏天的5分配,不是天赋异禀,是脚踏实地。
别再用“太热了”当借口。
能在夏天跑到5分配速的人,不是因为天赋异禀,而是因为他们明白:
所有的耐热、耐操、耐压,都会在凉爽的秋天开花结果。
所以别停,稳住节奏,多做点低配速慢跑,多练练心肺和意志。
这个夏天,就算暂时跑不进5分,也要跑出你的底子、耐力和决心。
秋天,就靠它们开挂。
发布于:福建省